李必湖:五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五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2008年4月22日,在北京京西宾馆,李必湖研究员从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手里接过了第二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奖牌与证书,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加了颁奖典礼。获此殊荣的,还有傅廷栋、赵法箴、陈宗懋、李宁院士以及李登海研究员、陈温福教授等。之前于2005年12月29日颁发的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分别授予了李振声、侯锋、刘秀梵、唐启升院士以及喻树迅、谢华安研究员等。中华农业英才奖的设立,是农业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主要用于表彰奖励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该奖每次奖励人数最多不超过10名,每位获奖者的奖励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

  跻身与群星同辉的李必湖,何许人也?1981年,国家向领先国际水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者颁发特等发明奖时,第一受奖人是袁隆平,第二受奖人就是李必湖。李必湖,花粉败育野生稻(俗称“野败”)的最早发现者,他的名字,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样,也注定载入世界杂交水稻发展史册。

一路新高

        1964年,李必湖考取湖南安江农校,就读于农作物栽培专业,师从袁隆平。1966年,即将毕业的李必湖,由于勤奋好学、长于实干,被袁隆平选为科研助手留校工作。从此,他与杂交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

  袁隆平始于1960年的杂交水稻研究,是一场历史性的革命。最初,他们是在栽培稻中寻求杂交所需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历经6年的时间里,李必湖追随袁隆平象候鸟般的南繁北育,先后在湖南、海南、云南、广西等地进行了1000多个品种、5000多个组合的测交试验,却一直找不到理想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科研一度陷于困境。最后他们决定改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即用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选育“三系”。野生稻在我国本来就寥若晨星,要想从中找到能与栽培稻杂交的“野败”,更是难上加难。

        1970年,李必湖为寻求“野败”再次来到海南。他起早贪黑,在荒野中四处觅踪。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23日,他在崖县(今海南省三亚市)南红农场附近的一块沼泽地里,终于找到了一株“野败”。他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将带有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的整个稻株连根带泥挖出来,用衣服包好带回试验基地。李必湖专门为这株“野败”做了一块小田,每天浇灌呵护。在用栽培稻与其授粉时,由于“野败”开花花期不集中,几十分钟才开一朵,李必湖头顶烈日,守株待花。花开一朵,他就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着栽培稻的雄花与之杂交。这样一连5天,杂交了65朵小花。为了防止麻雀与田鼠的破坏,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田边,形影不离,日夜守护。就这样,终于收获了5粒金灿灿的杂交种子。

    正是这5粒金灿灿的种子,结束了杂交水稻研究徘徊的局面。

        1973年,袁隆平与李必湖等人完成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创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杂交水稻技术的国家。1981年,中国政府向袁隆平、李必湖等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表彰他们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李必湖乘胜前进,1988年,他指导助手邓华凤育成了国内外第一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使水稻杂交由“三系”变成“两系”,从而继续保持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

        1988年以来,李必湖先后指导育成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威优16、汕优16、威优38、威优48、湘优102、威优402、金优402、威优195、金优195、汕优230、八两优100等20多项成果,在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而高效的工作。


向我看齐

  “向我看齐”,是李必湖的座右铭。也正是“向我看齐”的人格魅力,李必湖以其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断影响着他周围的人共同为民造福。

   李必湖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农村,经历过“红薯要当半年粮”的艰苦年代。他从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让家里和村里所有的人天天吃上白米饭。他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朴素感情步入湖南安江农校学习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他怀着深厚的感情到处说“经”布“道”,把这一技术送给那些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

       1982年,李必湖来到湖南省中方县桐木乡调查,发现该乡大部分农民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他心情十分沉重,便主动提出利用湖南安江农校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该乡建立科教兴农示范基地。李必湖亲自担任这一科教兴农领导小组组长。3年时间里,他带领学校的专业教师为该乡举办杂交水稻制种与栽培等技术培训班98期,培训农民6416人次,印发资料34560份,接受咨询1.8万人次,其中李必湖个人为农民讲课50多个课时。通过李必湖等人的努力,仅1989年至1990年,就使该乡增产粮食2090吨,净增收入226万元。到2000年,该乡农民大部分已脱贫,并逐渐走上小康之路。

       1991年以来,李必湖在总结桐木乡基地经验的基础上,又先后在湖南省洪江市雪峰乡、孰坪乡,靖州的甘棠镇、寨牙乡,芷江的罗旧镇、土桥乡等地,建立了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栽培示范基地。办一个基地,洒一路汗水,富一方农民。罗旧镇的浮莲塘村农民唐铁桥感慨地说,他们村是1999年开始学制种的,李必湖老师不仅到田间地头给他们作技术指导,而且还以合同的形式承诺包产、包销。一季下来,平均制种单产3000kg/hm2,最高达5250 kg/hm2,以当时收购价,再加上父本,一季收入达到19500元/hm2以上。
      2000年“五一”节长假期间,许多人忙着外出旅游,李必湖也坐着火车出了门,但他的目的地不是名山大川,而是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甘溪乡洞雷村,为农民杨光明送优质稻种。李必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念念不忘那些尚未脱贫的农民,总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去帮他们一把。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他共为13个县(市)、32个乡镇、98个村进行过科技服务,义务讲课150场,听课人数达24000人次。使20万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财神爷”。
    李必湖奉献给农民的是自己的科学技术,倾注给学校教职员工的则是满腔真情。学校高级讲师郭钟灵,家庭有着太多的不幸:1984年,正在读高中的大儿子因患忧郁症,两次跳楼,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终身残疾;小女孩尹靖萍1989年在抢救落水同学时被河水夺去生命;丈夫尹帮驻因家庭连遭不幸,精神压力大,1991年患脑溢血去世。郭钟灵老师退休时,亲戚都劝她不要在湖南安江农校住了,尽快离开这块伤心之地。但郭老师却坚持要留在湖南安江农校,不为别的,就为该校有李必湖这样时刻关心教师疾苦的好领导。原来,在郭老师家庭屡遭不幸时,李必湖曾多次上门安慰、解难、关怀备至。郭老师身边没有亲人照顾,李必湖想方设法把她的大女儿从湖南省黔阳县五金公司调回湖南安江农校工作;郭老师双腿残疾的儿子娶上媳妇,李必湖专门上门表示祝贺;为解决郭老师媳妇和孙子的农转非问题,李必湖亲自为郭老师修改申请报告,并多次为其跑腿。问题解决后,李必湖又为郭老师的媳妇在学校安排了一个门面卖百货,以解决其生活来源问题。说起李必湖的好处,年迈的郭钟灵老师热泪盈眶。
   一个成果辉煌的科技专家,又是学校的领导,按理说该有套好房子住了,但李必湖却一直住在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平房里,房子经常漏雨。湖南省农业厅曾划拨2万元专款给李必湖修缮住房,李必湖却悄悄地将其“挪用”到其他教师的住房维修上。李必湖说,教师住不好,自己再好的房子也住不安。
       1988年,担任湖南安江农校领导职位的李必湖,大胆引进“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实行优化组合,在全校范围内科室人员实行聘任制,实施以法治校,全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实行开门办学和科技服务。1990年,国务委员陈俊生在湖南怀化考察工作时,对李必湖的作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湖南安江农校是新形势下农业院校改革的新路子。


   李必湖,一位从田野走来的科技专家,把自己的技术无私奉献给身边的科教人员,无私奉献给人民。40多年的笃信精勤,李必湖与袁隆平一道,用5粒神奇的种子,改变了世界。他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将杂交水稻先进技术播及2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福星”。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应该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事实上已经落后了。我有责任要把自己的有生之年熔于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实践之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粮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李必湖研究员的夙愿与坚定信心。

本文发表于《世界农业》2008年第5期封面人物栏目


分享 :